名記重擊:中國足協違法,孫繼海無權賣球員,收益受損!
來源:24直播網2025-09-09 07:42:00近日,中國足球協會正式對外宣布中止了張卓毅案的仲裁程序。這一決定立即引起了廣泛關注,其中《體壇周報》駐意大利的記者王勤伯對此表示了強烈的不滿,并多次發文批評中國足協的做法。
事情的起因是孫繼海的“嗨球少年”項目學員張卓毅希望離開該機構,并要求索賠18萬元。張卓毅的父母隨后向中國足協提出了仲裁請求,但遺憾的是,足協最終決定中止仲裁。
王勤伯在之前的文章中就曾指出中國足協在足球事務上的不專業和法盲行為,并以西班牙足球的成功案例來反駁足協的處理方式。在他的最新文章中,王勤伯進一步指出,這場青訓風波的根源在于中國足協的管理混亂,甚至存在嚴重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規的行業規定。
對于孫繼海的嗨球青訓項目,王勤伯表示并不責怪嗨球或孫繼海個人,因為行業管理的混亂可能導致投資決策的盲目性。然而,他同時認為孫繼海的嗨球青訓在立項之初可能就存在判斷失誤,未能充分認識到其未來在盈利模式上的不可行性。
王勤伯還從法律角度深入剖析了此次爭議的復雜性。他指出,根據國際足聯的規定,非職業足球俱樂部并不具備職業球員的注冊權。因此,嗨球俱樂部在這次爭議中的處境頗為尷尬。即使嗨球與球員或家長在培訓協議中約定了各種條款,但當球員成年后,他們仍受《勞動合同法》的保護。這意味著球員在18歲時可以自由選擇與任何職業俱樂部簽約,而嗨球并不能直接從中獲利。
對于孫繼海來說,固守現有的運營模式可能會讓他陷入兩難境地。如果嗨球青訓的成材率只維持在國內平均水平,那么投資將難以回本;而如果青訓成效顯著,培養出高水平球員,那么國內外職業俱樂部將在球員18歲時通過規則“合理搶人”,這無疑給嗨球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最后,王勤伯強調,一個球員成為球星,機構的培訓和球員自身的天賦和努力都非常重要。但勞動合同相關法規要求,雙方的義務必須對等。如果機構沒有培養出球員,那么也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他質疑道:“你敢承擔對等義務嗎?如果承擔不了,你怎么能認為球員的成功全都是你的功勞呢?”這一問題值得所有從事青訓工作的人深思。
胡荷韜:國選鼓勵,期待留洋,自我提升。
U18國青4-0緬甸,魏祥鑫等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