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人:轉型盈利模式,CBA應考慮擴軍。
來源:24直播網2025-09-03 07:31:00直播吧9月2日訊,今日,媒體人付政浩在社交媒體上更新了消息,他表示中國籃球協會(CBA)應該正式考慮聯賽擴軍的事宜。
從當前的籃球市場發展趨勢來看,一些民營俱樂部開始依靠出售青訓成果和明星球員來增加營收。這一現象反映出CBA或許已經到了擴軍的合適時機。新球隊和新資本的加入,不僅能為聯賽帶來更多活力和營收,還可能通過球員流動促進聯賽的進一步發展。
自從2014年以來,CBA并未再進行擴軍,背后原因多種多樣。僅從商業利益角度考慮,擔憂擴軍后可能會攤薄聯賽的收益。目前,CBA公司每年向籃協上繳10%的營收作為授權費,扣除所有成本后,將剩余利潤平均分配給20支球隊,每支球隊大約能獲得3000萬左右的利潤。這在過去是許多民營企業俱樂部的主要收入來源,甚至超過了俱樂部的冠名費和門票收入。
然而,問題在于,僅僅依靠聯賽分紅、冠名以及俱樂部自身的商務開發和門票收入這三大部分,往往無法支撐俱樂部的可持續發展。當母公司不再為俱樂部提供資金支持時,俱樂部只能努力自我造血。近年來,出售明星球員成為了一種新的趨勢。例如,龍獅俱樂部已經率先在2024年開始了這一探索,未來肯定還會有更多的民營企業俱樂部跟隨這一趨勢。
對于CBA大家庭中的各俱樂部而言,向其他兄弟俱樂部出售球星成為了一種新的收入來源,這可能會取代CBA分紅,成為俱樂部最大的收入。如果各俱樂部能夠打開思路,接受新球隊的加入并繳納擴軍費,或者利用新加入的球隊進行商業開發,那么CBA的擴軍將更加有利。
從人民籃球時代的角度來看,無論是為了擴大聯賽的覆蓋地區和人口規模,還是為了實現CBA俱樂部的財務可持續發展,引入新鮮血液都顯得尤為重要。雖然CBA在管理模式上主要借鑒了美國職業籃球聯賽,但在青訓模式、球員轉會以及聯賽內部財務等方面,CBA的底層邏輯更接近于歐洲聯賽的模式。因此,從整體來看,CBA擴軍利大于弊。
我們期待更多有望進入CBA的球隊不要只寄希望于獲取CBA的分紅,而應該思考如何為CBA做出貢獻。在享受CBA擴軍紅利的同時,也應積極思考如何為CBA做出貢獻。這樣的雙向奔赴才是真正有意義的合作,否則就只能稱之為吃大鍋飯了。
布朗歸化受阻,廣廈總經理稱負擔不起,籃協夢碎。
韓德君退役,趙繼偉等集體沉默,郭艾倫送祝福。